2021年8月19日,北京,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启动仪式举行。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中国网8月19日讯(记者 李智)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启动仪式今日在京举行。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河南省淅川县县委书记卢捍卫、配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李玲、帕拉卡创始人李西峙
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是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的专项赛事,致力于通过3D创意编程的形式,挖掘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表达,以及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民居的创新设计,提升年青一代的“科技童子功”,持续推动3D创意编程与相关产业和百姓生活的密切联结。
2021年8月19日,北京,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启动仪式举行。图为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王晓辉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宣布,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也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广大青少年的光荣与骄傲,同时也意味着,广大青少年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也要积极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中来,担负起向世界宣介中国、说明中国的历史使命。
王晓辉强调,如今,编程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成为信息时代青少年的基础技能,编程教育也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编程表达创意,释放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青少年通过创意编程记录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于生活场景的观察,表达对科技进步的理解和社会发展的构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图为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爱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张银俊指出,编程作为人与计算机交流的语言,被喻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钥匙”。此次创意编程大赛不仅为青少年认知人工智能世界打开了一扇智慧之窗,更为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意识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学习机会。
图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徐卫国表示,把新民居建设作为用编程讲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希望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能够关注农村生活。另外,通过3D打印把农宅通过智能建造的方式落地,其实也是一种新的房屋建造的模式。综上来看,本次的活动价值满满,充满了新的探索。
图为河南省淅川县县委书记卢捍卫通过视频会议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当前,在河南省淅川县,帕拉卡(Paracraft)3D动画少儿编程的公益教学推广已经进入第二年,覆盖全县近两万名中小学生的课堂。淅川县县委书记卢捍卫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出席了启动仪式。他表示,“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始终认为消除贫困要靠一代人的努力,同样要靠一代人接受到更先进的教育。要最大限度降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处在同一时代、同一世界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潜力,自信学习,快乐创造。”
图为配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李玲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李玲表示,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筑基科技强国,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培养少年的“科技童子功”,掌握计算机编程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将成为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也是青少年通向未来世界的桥梁。
图为帕拉卡创始人李西峙通过视频会议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计算机和网络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佳的学习和创造工具,希望更多人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看到动画与编程的融合,看到梦想与逻辑的融合。”李西峙在在线致辞中说。
据悉,李西峙在自主原创NPL神经元并行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研发出符合初衷的AI仿真与创作工具——帕拉卡(Paracraft)。孩子们在帕拉卡中可以通过“方块”任意搭建的方式,创作实现自己想象的东西。
2021年8月19日,北京,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北京新同文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啸宇致辞。中国网记者 王月博 摄
王啸宇表示,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编程体系现在仍被欧美国家牢牢抓在手里。中国虽然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却拥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好的自驱性能力。他认为,此次编程大赛的举办,就是最好的平台,用最好的办法,干最好的事儿。
据了解,本次大赛参赛对象包括全国各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青年建筑师及广大创意编程爱好者。参赛作品以编程工具帕拉卡(Paracraft)为推荐创作平台,包含“3D动画作品”和“3D编程作品”两个类别以及“百年新长征”“智造向未来”和
2021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编程大赛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深圳市帕拉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新浪扬帆公益基金提供公益支持,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同文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