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

搭建话语生态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讲述策略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 2021-03-28  |  来源: 齐鲁晚报  |  作者: 张玉岩 等

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培养讲好故事的人才?3月26日,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理论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北京、武汉、济南的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话语与生态:新时代中国故事讲述策略研究”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于海丰、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臧丽娜、齐鲁理工学院新闻专业负责人张文祥等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研讨会由齐鲁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唐锡光主持。

讲什么样的故事?

三个关键词:文化、发展、开放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

那么到底要讲什么样的故事?中国故事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做了《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三大策略》主题演讲。在陈先红看来,构建中国故事体系,有三个关键词:文化、发展、开放,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最核心的关键词。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故事不知道从何讲起。我们有传统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全球的中国。不同的中国内涵,讲述的中国故事是有区别的,我们要聚焦故事的关键词去建构中国故事体系。”陈先红说,“五千年传统中国主要是讲文化的故事,讲现当代中国聚焦发展这个关键词,第三就是聚焦开放来讲中国故事。”

讲好传统中国文化故事,就是要以文明性为核心,以彰显“中国暖实力”为核心诉求,围绕文化信仰、文化理念、文化仪式、文化符号、文化产品这个“文化五元”,去探索建立一整套“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建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实现软实力、硬实力和巧实力的一个综合提升。

而现当代中国,尤其是新中国,“发展”这个关键词最适合讲故事。中国是怎么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发展道路是什么样的。所以围绕发展这个关键词,现在最值得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城市发展、全球抗疫、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开放故事则是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诉求,这是未来15年要提升中国软实力最核心的问题。陈先红认为,就是以全球化为诉求,以高水平开放为核心,以全民外交为主体,实施“中国画像:全民讲故事计划”,通过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统一战线和市场化手段,突破西方舆论封锁,开展全员外交、故事外交、开放外交。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也在分享中提到,在现阶段最有故事性的主题就是脱贫故事。“全球都是见证者,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已经整体脱贫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故事。”姜飞说,“这是最有潜力挖掘国际传播的故事,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故事。”

如何讲好故事?

全民讲好中国故事

在讲故事的策略上,陈先红认为是发动全体人民实行全员外交,讲故事也是一种外交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外交的新的格局。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一带一路”的故事、全球战“疫”的故事、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故事,尤其是环境保护全球性的议题故事,这是外国人都喜欢听的,也是我们应该主要去讲的。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原本就是是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大家各方力量在这里演绎、讲述和传播精彩故事。“让中国故事更好的在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大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说。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也认为全民讲好中国故事有广阔空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恰逢建党100周年,这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契机,也为全民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纵深的视野、广阔的空间。

不过,讲好中国故事是有边界的,不是说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也不是人家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认为,套用一句话“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你永远感动不了一个不爱你的人”。传播的本质是借信息增进民众对你的了解度,借自述和他述增进国际美誉度,增进全球传播生态的清晰度,借由内容多元的呈现和彼此的涤荡,增进思想的辨识度和思考的广域度。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则认为,看今天的故事应该有大历史视野。现在我们遇到的是“百年未有之变局”,今天的中国,的确有非常生动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生过,其涉及的范围、广度、深度,虽然不能说“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历史变革需要记录和呈现。除了新闻、文学等各种方式之外,民意调研和大数据挖掘都可以很好地呈现和记录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在研讨会上,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于海丰提到,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每个电影人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她认为,电影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来展示内容,也不能仅仅通过电影让大家感到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电影最重要的是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一个最核心的方面。

“真正的好电影,应该是温润人心,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通过典型的人物,引起我们的思考,启迪我们今后的人生如何正确地往下走。”于海丰说。

如何培养讲故事的人?

要真诚、包容、开放与世界共情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讲故事的人。

在研讨会上,齐鲁理工学院教授、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张文祥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特色、经验感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齐鲁理工学院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做法。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则围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主题进行了分享。李怀亮认为,人才培养关乎当下受众对社会舆论,更重要的是国际舆论的看法,更关乎于对我国培养提升国家传播能力后备军队伍的建设。李怀亮提到,新时期,我国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争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对外传播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想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在政治思想上坚定“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到位,宣传出去。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只有坚持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其次,对认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把握世界发展方向要有独到而清晰的认识。

再次,讲好中国故事,要全面提升共情能力和沟通水平。国际传播人才需要在认识到不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以真诚、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尝试着促进文化间理解,共建新式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共同体。

另外,在新时代新技术变革的今天,需要掌握新的传播手段,理解技术变革方式是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最后一点,要以人为中心。把中国的故事,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加强世界公民意识,在国内和国际上做好对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故事宣传。

在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山东分站赛中,山东大学报送的作品《铅衣人》获得了山东赛区的一等奖,同时还获得全国总评审一等奖。作品的总策划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臧丽娜分享了她带领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背后的故事。

臧丽娜介绍,2020年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无法到校只能在家里上网课,很多学生的心里非常焦躁。“我们就期望能发起一个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公共事件中去。”臧丽娜说,这些真实的经历让她感受到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在未来的教学中,她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去理解讲故事的意义、素材从哪里来、怎样以小见大、讲故事的渠道等各种问题,引领大家一起学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吕华远 高红日 王颖颖 王鑫

责任编辑:王颖颖

审核:吕华远

签发:张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