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

呼吸“梦之队”:160人冲锋在前守住生命希望

发布时间: 2020-12-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组委会

抗“非典”、战“甲流”,专攻呼吸介入为气道治堵化险,17年来,素有湖北省气管镜“梦之队”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直在为守护生命通道而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梦之队”又一次吹响集结号,从60后到90后,从抗击非典的“老将”到第一次参战的“新兵”,一支160人的医护团队日夜冲锋陷阵,挺在“战疫”最前线,帮助危重新冠疾患闯过生死关,用耐心抚慰重燃患者信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内医护人员彼此加油鼓劲

守候病榻:“治疗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守”

1月下旬一天晚上11点多,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门诊收治了一名73岁的婆婆。老人此前有咳嗽、发热情况,检查发现她已出现呼吸窘迫,全身冰冷,神情淡漠,血氧饱和度仅70%左右。

随后的CT检查结果显示,婆婆的双肺病灶进展很快。医生十分警惕,第一时间向当天值二线班的住院总进行汇报。二线住院总迅速做出判断,婆婆为高度疑似病毒性肺炎患者,目前病情危重,如果不能及时为该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她的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迅速将婆婆收治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隔离病房。二线住院总与随后赶来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迅速制定了精细的治疗方案,为其进行了经鼻高流量吸氧、间断无创呼吸机等呼吸支持治疗。 

当晚,胡轶、值班医生和护士一直守候着患者。他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面罩,每隔半个小时,他们都会去观察一下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生命监测指标来调试呼吸支持设备的参数。长时间下来,医务人员都有心慌、喘气的情况,但他们忍着种种不适,换来病人的安全。

几天后,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下,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终于逐渐爬升到了95%。此时,胡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婆婆的病情逐渐稳定并好转,目前已治愈出院。

“治疗这类病毒性肺炎的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要靠‘守’。呼吸治疗师、主治医师、专科护理组成的“一人一方案”救治团队实时跟进,调整治疗方案。只有守候在患者病床旁,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变化,随时做出方案的调整,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胡轶表示,自己的老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赵苏教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恩师的言传身教,让自己受益匪浅。

守卫心灵:“不要怕,信心比药物更重要”

隔离病房内,不少新冠肺炎患者精神焦虑,意志低沉,常常问医生自己的病还能治好吗?一些患者甚至情绪低落,陷入绝望,精神压力巨大。

“这个病就像爬山,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相信我,我会和你一起努力加油,一起慢慢爬过这座山,就能战胜病毒!”这是胡轶在安抚这类患者时常说的一句话。在每天深入病房查房时,他和团队一直特别注重对病人的的心灵守护。

隔离病房收治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42岁的罗先生刚进监护室,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患者非常恐惧。胡轶发现他的呼吸频率加快,出现了人机对抗,如果再这样下去,呼吸机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不要急,慢慢来,呼吸机是帮助你呼吸的。”在胡轶的安慰下,患者的情绪渐渐平稳,呼吸节奏也慢慢恢复到与呼吸机协调的频率。

几天后,在胡轶带领团队查房时,罗先生又告诉他:“我好难受,感觉脖子被人掐住,无法呼吸,我还能出得去吗?”胡轶走到他的病床边,为他用生动的比喻讲解病情:“这个病就像爬山,一定要有信心。你现在正在爬坡的过程,所以会觉得比较艰难、很累。等慢慢爬过去,到达山顶,就会慢慢好一点。不要怕,我们会和你一起慢慢爬过这座山。”在胡轶和医护人员的鼓励下,患者的情绪渐渐稳定,通过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每次面对情绪不好的患者,这里的医护人员总会从医学角度去解释、为患者详细讲解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告诉他们“要放松呼吸,越放松,对治疗越有利”、“吃好睡好,才有力气抗病毒”……有些患者半夜因紧张焦虑而失眠,医护人员也会细心劝慰,努力让每一位患者安心治病,度过难关。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在隔离病房查房

坚守初心:“为了病人,再苦再累也值”

在抗击疫情一线,从60后到90后,从抗击“非典”、“甲流”的“老将”到参与新冠战“疫”的新兵,160人医护团队紧密团结,为生命接力、冲锋在前,默默奉献,即使再艰难的时刻,他们始终保持微笑,义无反顾。

2003年“非典”暴发,时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苏教授临危受命,担任“非典”重症病人抢救治疗组组长,成为武汉地区第一位踏入非典隔离病区的呼吸内科专家,在隔离病房整整与SARS苦战了28天,为武汉实现无一例非典病人死亡的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获评湖北省防治“非典”突出贡献奖,2010年还荣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

从去年12月底至今,不论是年过花甲的赵苏教授,还是现任科主任的徒弟胡轶,都坚守在战疫的第一线。“师徒俩”一个主内,担任该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专家组组长,负责院内几个病区的患者救治工作;一个主外,每天来回奔忙,在院内进行排查、讨论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等,在院外参加会诊、进行定点支援等。被医院的同事和患者们,比作“强心剂”、“定心丸”。

1月31日中午12点半,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医生休息室,赵苏教授刚刚结束在隔离病房的4个多小时的查房,才能坐下来歇歇气、喝口水。“一上午给三四十个病人查房,确实有些累。”今年已64岁的他,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笑容谦和。近两个月以来,他一直奔波忙碌在临床,每天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坚持对病区所有的重症病人查一次房,最忙时从一大早查房到中午一两点才能休息。在他看来,最好的战斗状态,永远是在病人的床边。“我们每天要做的,就是跟病毒抢时间,抓住真正的治疗期,为患者早干预、早治疗。” 

据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作为最早一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收治的病人不仅数量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重症患者。“很多都是‘白肺’病人,需要我们医护人员更精细地治疗、护理。”作为呼吸与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胡轶和他的团队一直冲锋在治疗第一线。经常忙到晚上10点才能吃晚饭,凌晨1点多才能睡觉。最忙的时候,熬过两个通宵。一个多月来,胡轶整个人瘦了13斤。为了家里人的安全,胡轶这段时间都没在家里住,已很长时间没看到家人了。1个多月以前,他实在想念家人,借回家拿换洗衣物的机会,匆匆和家人见了一面。当时,他没敢上楼,而是让妻子把衣物放在楼下,让家人站在7楼的窗边,远远地望着。当抬头看到10岁的大儿子和1岁半的小儿子在窗边,跟他招手叫爸爸时,他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今年39岁的王亮朝,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经工作13年多。此次疫情中,他是最早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医生之一。一个多月来,他带领的救治小组已经成功将10名重症病人救了回来,“再苦再累,也要把病人救回来。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患者和家属期待的眼神,才能不留遗憾。”王亮朝坚定地说。

结束了一上午忙碌的工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党员倪芳和1993年的护士袁婷走出隔离病房。脱下一层层连体的防护服、隔离衣……当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原本洁白的皮肤已被勒出红红的印子,让人看着特别心疼。“轮班8小时左右,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甚至把两侧脸颊和鼻子的皮肤都磨破了。”倪芳说。据了解,为了挤出时间救治更多的患者,护士们在工作时不敢上厕所,五六个小时没喝一滴水,夜里值班纸尿裤成了“标配”。由于防护服不透气,穿着较为闷热,她们浑身被汗水湿透,嘴唇干裂。护士们只有每天交班后脱下防护服,才能补充水分。“为了患者,我们什么都可以忍。” 

让医护人员欣慰的是,不少患者见到医务人员不辞劳苦,日夜奔忙,纷纷为他们鼓励、点赞。有的患者说:“等我好了,疫情结束了,一定要回来再好好谢谢你们!”有的患者说:“你们也要吃好点,增强免疫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RICU)内,一名医护人员通过手势向同事报平安。

守望相助:“病人康复是我们前进最大动力”

2月3日,即将出院的赵婆婆在病房和医生卢杨一起录下一段视频,鼓励病友们积极配合治疗,与医生共同战“疫”。她说:“我现在恢复得很好,既然来到医院,大家要相信医生,肯定能好的,加油!”

1月中旬,78岁的赵婆婆因呼吸困难,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住院治疗。当时老人的呼吸情况很差,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科室主任胡轶根据她的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卢杨为赵婆婆进行了经鼻高流量吸氧,她的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得到改善。但老人只要稍微一活动,血氧饱和度就会下降,必须卧床静养。这类肺炎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加强营养,才能维持自身的抵抗力。卢杨嘱咐赵婆婆的家属,给她准备的饭菜要营养均衡,管床护士每天在病床边给赵婆婆喂饭。卢杨每天查房时,常常鼓励赵婆婆:“赵奶奶,您不要害怕,您的病情有好转,每天吃好睡好,相信我们,我们一起战胜病毒。”在医生的鼓励下,赵婆婆的情绪越来越好,积极配合治疗,临床症状逐渐缓解,体温也恢复正常,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于2月3日康复出院。

“医护人员蛮扎实,谢谢你们,伢们加油!”康复出院的陈阿姨激动地写下颇有武汉味的留言,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送上祝福。2月24日下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门诊,医护人员欢送了23名新冠肺炎康复出院患者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后湖院区不断有大批患者治愈出院,最高峰时期一周有180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其中年纪最大的83岁,年纪最小的16岁。

“再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保持微笑,去迎接曙光的到来!”今年大年初一,胡轶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给大家、也给自己鼓劲儿加油。胡轶表示,医患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只要共同努力,并肩战斗,相信终将迎来疫散花开。(主创:李蓓、马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