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

战“疫”60天

发布时间: 2020-12-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组委会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山河皆暗,严冬难度。闻新冠盛起,肆虐华夏。自荆楚之地而起,进而遍布。万民惶恐,止步于家,以求康安。然病患众多,四散分布,湖北之地,疫情最盛,万人感染,急需援助。及此时,华夏民众有四点二六万人,不惜牺牲,不惧病魔,团结一心,勇赴前线。问及身份,非天神,乃常人也,平日为医护者而已,今为征行之士,举旗,勇迎新冠。问及心情,则庄严肃穆,有关生命,不可懈怠迟疑。问及家人,心有思念牵挂,然疫情未完,仍需吾等微薄之力与之抗衡,愿得一病患康安,使万千亲人安心。

在这样一场全人类的灾难面前,人人避之不及,但在华夏土地上,不容许这样的灾难侵蚀国民的生命,危及祖国的安全,全国上下共有346支医疗队自四面八方而来,团聚湖北,竭力抗疫。他们不过也是平凡人,盯着肉体凡胎与未知的病毒抗衡,前方没有指路的明灯,只有一片荒芜,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拯救挣扎在深渊的人们,我们如何了解他们,也仅仅从新闻知道只言片语,然而病房之内的血泪,悲戚,伤痛,亦或是迎来转机的感动,舒心,兴奋都不得而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刻的记得那些记忆,并永留于心。

备战与守望

2020年的1月25日。我身边的第一批同事他们即将代表四川省华西医院去往武汉,奋战一线,而我作为一名ICU的护士,守卫在大后方。凌晨十二点的ICU病房里沉重又安静,只有手机的叮当声传递着众人对于即将出行的他们的关心与祝福。于我来说,他们是与我共同工作的战友,我们曾在ICU病房里抢救过多少生命,我心里自然也是对他们怀着莫大的关心,期待着他们的归来。我也期望着能够为武汉做出一定的贡献,想要走进封闭的病房去帮助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尽管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能够带给他们的也是微弱的力量,但我仍然想要去帮助他们。

2020年2月6日,时钟转到了十一点,正准备休息的我突然接到了科室的通知,要我们参与驰援武汉的行动,一时间大家都在等待通知,一刻也不敢离开群消息,看到一个一个名字发出来,心里莫名的有一些激动,时针滴答滴答的摆动,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最后弹出了我的名字,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着急,立刻起床收拾东西,做好全副武装的准备。第一批报名的我终于被选上了,零零碎碎的东西收好,直到凌晨两点躺在床上,才冷静的思考这件事,团队中三个女生有两名都是领导,而我作为唯一一名女素人,竟然有些荣幸和欣喜,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然而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又让我心里有着担忧,物资的缺乏,医务人员的感染,连轴转的工作,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必须承受超乎常人的压力。我心中不断安慰着自己,只要做好防护是没问题的,尽管如此,心中却暗暗的还是做了回不来的准备。

2020年2月7日,成都的天阴沉沉的,一层薄薄的黑云笼罩在天幕之上,好像是在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哀鸣,这样严峻疫情下,有多久没有见到澄澈的阳光了?又有多少病患的心处在阴雨之中?我在四川第五批去往武汉的队伍里,也即将走向战场。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抱了抱我可爱的女儿,她又重了不少,我调笑的对她说:“宝贝,你才两岁就这样重,妈妈快要抱不起你了,还是去武汉好呀,就不用再抱重重的你啦。”看着她稚嫩的小脸蛋,心里还十分的舍不得呢。出行之前先生也来送我,我期待着在春暖花开之时和我亲爱的先生一起,牵着宝贝女儿去逛武大,赏樱花,游东湖,乘轮渡。让宝贝看一看武汉的楚河汉街,司门口,磨山,汉口江滩。带她尝一尝最正宗的热干面和周黑鸭。

武汉是那样美的一个城市,它从不应该因为疫情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光彩。诗词中写的“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这样的景致合该被人们所欣赏,武汉的秀丽风光也值得人们去探寻。大家互相道别后,拍过了集体照,就伴随着飞机划过的一道云烟飞往的武汉。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激荡着吧,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将接手无数人的生命,将会在不知凡几的一分钟之内与死神抗衡,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我很庆幸,能用吾之所学,治愈疾患。

初遇武汉

从到武汉那天,到正式上班,只经历了短短的4天,没有人会因为这四天就松懈,反而更加紧张,我们必须投入全部的精力在培训上,抓住每一个重点,必须做到全面,一旦真正的进入隔离区,稍有不慎便是感染,从那时候精神就开始了高度的紧绷,我没有心思去担心自己,思念家人。必须要拿出一个专业医护的素养,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安然的度过这一段黑暗的岁月。

刚到隔离区的时候,整个医院都混乱纷杂,尽管隔离病房有专门的布局要求,在这样紧急的时间和任务下,医院仍然将几十个病区都改造好了,分成隔离区,清洁区,污染区,班污染区,缓冲区,层次分明,程序完善,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疫情的传播,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这是一个国家的力量,这是一个国家办事效率的缩影。医护人员都来自五湖四海,且武汉医院的工作系统与华西医院的不同,工作环境和模式也都不尽相同,幸而我们这一批工作人员来自华西医院的人员,即便是面对这样混乱的情况也能够默契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了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接手病区后留下了原来病房的领导做答疑解惑,尽快的磨合,我们只希望能够做到最好,能尽快的结束疫情,度过这样的严冬。医院里总是响着哒哒哒的急促的脚步,偶尔也伴随着病人连绵起伏的咳嗽声,那是被新冠折磨的征兆,也是生命溃散的预警,一个又一个的信号催促着我,战争已经刻不容缓,没有时间了。

接下来一连串的工作让人无法喘息,轮回颠倒的工作时间让我长时间处于疲劳的状态,复杂严密的防护措置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传染的风险,但每一次穿防护服耗费的时间非常的久,光是20分钟的穿衣就已经让人大汗淋漓,结束了疲惫的工作之后,还需要耗费30分钟在脱防护服上,防护服只有薄薄几层,出来时已经湿哒哒的粘在身上,只有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全身的皮肤好像才恢复了呼吸。防护服内的呼吸也是十分艰巨的,在护目镜上用上了防雾膜,都还是无法阻止水雾的凝结,手被汗水泡的发白脱皮,口鼻处也因为口罩的压力感到剧烈的刺痛,呼吸时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量。我注意到本院的护士老师行动灵活自如,想前去求得经验,得到的答案是“适应”二字。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让我心生敬畏,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才刚刚开始工作,而他们又顶着这巨大的压力和困难走过了那样多晨昏日暮,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是医护工作者,病房里的生命,需要我们守护,也只有我们能在这样的境况下给予他们帮助。

生与死,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故事

连续上了很多天的夜班,整个人的精神也浑浑噩噩,食欲下降,精力不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首先我自己就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除了有坚毅的毅力,还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会让病人们感受到安心的力量。恰好轮班到白班,平日里习惯了夜班的医院里寂静和沉默,见到的也总是病人沉睡的模样,突然见到清醒的他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并不是充满了消极与颓丧,大多数的他们脸上都带着笑意,面对自己的病情也乐观积极,配合我们的医护人员治疗,理解我们的工作,这大概就是信任的力量,他们将生命交到我们的手上,仅仅是因为陌生人之间一份简单的信任,想到如今的医患关系,如果能如同这样理解对方的话,是多么欣慰的一件事。在这个与死神搏斗的病房里,病人们都抱着感激之情对待每一个医护工作者,他们是那么的可爱和快乐。在这短短的十四天里,经历了和死神的赛跑,又送走了恢复的病人,一切都那么的顺利。但我欣喜并感动着,我对于大多数患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人,隔着层层叠叠的防护措施,他们仍然记住了我的名字和样貌,那位等到我上班拥抱之后才出院的阿姨,和我一起约定跳广场舞的婆婆,这是我工作9年里遇到的最和谐的医患关系。疫情带来的不光是生死较量,也将人们的心聚在了一起。

在那样多的病人中,有一位特殊的男病人,他年龄已经60多岁,但从病情上看,他的肺部损害并不算严重,甚至不需要吸氧,平时做的也是常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他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脸上也淡淡的,似乎并不为自己的病情好转感到欣喜。在一次偶然的治疗中,他突然问我,能不能陪他说会话,碍于当时的工作,我在很久之后才找到他,我想他大概是担心自己吧。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给我看他太太的照片,照片上的阿姨总是带着笑意,打扮的时尚漂亮,精神足足的,他看着太太各种各样的照片,旅游的,日常的,不知不觉他的脸上也带了淡淡的笑意,眼睛里闪着浓郁的幸福,眼角却噙着一抹泪光,这样一次疫情,他们夫妻双双遭遇感染,平时身体健康的婆婆却没能熬过这一场劫难。那一天,他絮絮叨叨的说了很久,我只是偶尔安慰几句,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说,这一场疫情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又击碎了多少家庭,有多少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依靠,即便是看似数据不高的死亡率,却承载了上万个家庭的痛与伤。从婆婆去世一个多月以来,没有人能够缓解他心中的痛,他们是一对那么相爱的夫妻,从疫情之后,再也没人能够对他笑颜如花,没有能够倾听他的心情,他表达的含蓄而内敛,这样羞涩的一个人,却只能讲这份爱意与痛苦讲述给一个陌生人听。儿女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情,未来的路也只有一个人走过。生与死,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即便他最后健康的离开了医院,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这场疫情中,随处可见的人间惨剧,随处可见的支离破碎的家庭,有的人为失去了挚爱而伤痛,也有人因为自己遭到了感染又与父母接触,最终导致年迈的父母骤然离世,而自己只能带着诛心之痛和蚀骨之伤,还有不可磨灭的悔恨遗留在世间。死去的人却并不会再体会这样的痛。

疫情中死去的人已经逝去,而活着的人却备受煎熬,大多数人都没来得及见到自己的亲人一面,也许记忆中的他们还是健康的样子,妈妈会为孩子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父亲会抱着女儿骑小马,年迈的长辈会慈祥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稚嫩的孩童会对阳光露出纯真的笑意,他们只能这样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带进病房的遗物我们无法交还,只能焚烧。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因为病魔的弑杀最后只留给旁人一抹骨灰。也许他们从来没想过上一次见面就是永别,也许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送走自己最爱的人。心中再如何伤痛也没有人能为自己排解。

送别

坚守在武汉的第四十五天,刷拉拉的下了一夜的大暴雨,天气又寒凉了许多,华西派出的三批医护已经撤离了第一批,疫情形势在不断转好,支援的人员无一人感染,在这样的情势下不免让人欣喜,二三批人员依旧坚守在武汉。继而又送走了齐鲁医院的战友们,记得二月七日在机场相遇,我们都为战疫而来,如今送走战友,正是山河回暖的象征,齐鲁医院的战友们,我们江湖再见。

在武汉的第六十一天,两个月的抗疫工作也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从一开始的迷茫,纠结,到初遇武汉时的兴奋,紧张,再到习惯了忙碌的日程安排,坦然的面对紧急的状况,最后走向离开。这短短的两个月,我见证了人间百态,是生的欣喜,是死的哀痛,是痛苦,迷惘,无助。如今冬以尽,春以来,山河无恙,未来可期。

生命从来都经不起磋磨,人只不过是茫茫世间最渺小的生物,我们无法与死亡抗衡,无法抵御天灾,也无法回到过去,预知未来。在这样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生命黯然退场。走出医院的那天,阳光晴朗,春风和畅,所有的灾难都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这是我的亲人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亲赴武汉两个月援助的故事,她是一个平凡的女性,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支援湖北4.26万医护人员中普普通通的一名,但是她所承受的痛苦,所经历的困难,所看到的生死,正是每一个医护人员所经历的,在每一个病房里,每一间急救室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在每一次与死神的对抗中,他们从来都不曾退缩,他们用最平凡的肉体扛起生命的风帆。我们应当对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牺牲的他们也表示遗憾和致敬,我们决不能因为疫情过去就忘记他们所做的牺牲,他们是时代的奉献者,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和坚贞的精神。他们将成为一代时代的楷模,也将被历史铭记。疫情即将结束,我们却永远记住这一场灾难,家国永念。冬已尽,春已至,人间复兴,山河无恙。(主创:罗雯婷 池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