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 大赛动态>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 2019-08-1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陈先红 于运全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陈先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战略传播与国家叙事,主要著作《公共关系生态论》《中国公共关系学》(上下册)等。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 于运全

于运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对外传播》杂志主编,研究方向为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研究》《中国对外传播的变革与发展》等。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内容、测验与结构优化、指标权重赋值等,聚焦“选故事-写故事-讲故事”三个实践环节,构建了10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共计95个指标。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好故事的作品质量,提高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国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 A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7年,“讲好中国故事”又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该战略思想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传播工作、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近几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和故事作品日益增多,但是关于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却几乎空白。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中国好故事?选择依据和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本来面貌?什么样的中国话语才能揭示中国奇迹的核心密码?如何建构两者的叙事关系才能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这些问题一直是外宣实践部门面临的工作难题,也是我们持续开展“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必须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总要求,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因此,围绕总目标、总要求来建构中国好故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讲,构建“讲好中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有很大差异,前者属“广义指标体系”,后者属“狭义指标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广义性指标体系,需要构建综合性、跨维度的评价指标,比如故事受众分类指标、故事类型划分指标、故事内容选择指标、故事创作生产指标、故事质量评价指标、故事作品转化指标、故事整合传播指标、故事效果评估指标等等。建立讲好中国故事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为国家叙事和中国形象塑造提供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帮助政府管理者掌握复杂局势下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水平,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战略决策提供指引方向。本文欲讨论的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一个基于“故事内容生产”的狭义评价指标体系,是聚焦故事内容选择、故事创作生产与故事制作表现三大核心环节而建构的故事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它是讲好中国故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从实践角度来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迄今为止,我们有哪些具有“中国故事全球主题”的故事资源?应该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好故事进行传播?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资源不是资本,它不会自己说话,文化资源只是一种科学知识,并非天然具有正当性。其合法化的过程是一个修辞的过程,必须诉诸某个宏大叙事。当前“中国故事很精彩,中国话语很贫乏”的尴尬现实说明并非所有故事都能够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并非所有元素都能够转化为向世界讲述的中国好故事。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好故事的内容生产与创作提供参考标准和基本遵循,有效解决“有渠道,没内容”“有内容,没质量”“有质量,无话语权”的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加快推动中国故事内容生产和全员参与。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围绕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内容设计、测验与结构优化、指标权重赋值五个核心问题来建构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将做后续专题研究,在此不述。

一、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优化原则两部分。一般原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建构原则,主要包括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等。优化原则是一个“从有到优”的建构原则,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原则、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内容与受众相结合原则等。

在一般原则层面,首先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必须全面反映传统中国的文化传承、现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全球中国的共商共建、和平共处等各个侧面,努力向世界传达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绝对不能“一叶障目,见树不见林”。其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从元素构成到结构层次,从每一个指标的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第三要遵循层次性原则,通过聚焦内容生产,围绕“选故事-写故事-讲故事”三个层次展开,为进一步的指标筛选和因素分析创造条件。第四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其指标构成要紧紧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综合评价目的层层展开,确保最后的评价结论能够反映我们的评价意图。第五要遵循现实性原则,能够面对“百年一遇”的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机遇,讲好新时代新中国新故事。

在优化原则层面,首先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深入研究叙事学、传播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内涵,又要与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科学归纳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其次要遵循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到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间断的历史文化,又要兼顾到不同国家、地域的民族特色。要立足于全时空情境,制定面向国内外、贯通“传统-现代-未来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弘扬我国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第三要遵循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立足于全过程管理,制定“选故事-写故事-讲故事”的评价标准,又要与好的故事作品最后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相结合。既要有结果导向,也要有过程导向。第四要遵循内容与受众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我们想讲的,也要针对外面想听的,讲什么与听什么、讲得好与听得懂要相结合。既要注重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又要结合故事的时代性、代表性和对外性。既要有内容,也要有市场。

二、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们对中国好故事的总体特征认识逐步深化、逐步求精、逐步完善、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路径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在理论准备阶段,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关重要论述以及理论界、学术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内涵,科学归纳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在素材准备阶段,我们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故事线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故事线索、中央级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故事线索、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专家学者对外演讲交流中的故事线索,以及地方民间国际交流的故事线索,进行广泛收集、系统整理和样本撰写,为指标体系的初选提供实操经验数据。

在专题研讨阶段,我们通过专家德尔菲法对中国好故事指标体系进行建构和测验。具体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中心和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成权威的专家团队,结合“第一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2017)”的实践经验,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总任务,以及“塑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的总目标,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在武汉和北京两地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研讨每一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构成内涵,从目标分解开始,建构具有层次结构的中国好故事指标树。

三、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建构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围绕“选故事-写故事-讲故事”三个实践环节来构建。第一层次为选故事指标层,即中国好故事的选择性指标;第二层次为写故事指标层,即中国好故事的生产性指标;第三层为讲故事指标层,即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性指标。通过这三个层次维度来科学评价中国好故事的内容生产水平,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全民动员和参与提供基本遵循。具体地说,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共计95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真实性、时代性、人民性、代表性、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对外性、叙事性和IP性十大类,具体阐释如下:

1.真实性是指故事内容必须是具有可信度的真实故事,具体包括事实真实和价值真实。

事实真实是指故事要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真实事件为原貌,真实数据为依托,对创作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绝不能违背基本事实原则;价值真实是指故事中所表达的价值观需符合中国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绝不能歪曲、误导和丑化中国国家形象。

2.时代性是指故事内容要能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风貌,具体包括当代性和发展性。

当代性是指故事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解决当代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发展性是指故事可以持续性讲述,而并非一次性消费,并且可以各种形式、向各行各业拓展。

3.人民性是指故事内容要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需求,源自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具体包括贴近性和服务性。

贴近性是指故事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服务性是指故事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4.代表性是指故事内容要能代表本行业、本领域、本时期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整体情况,具体包括典型性和特殊性。

典型性是指故事内容要能够反应出中国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在奋斗圆梦过程中的典型工作状态和生活特征,包括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特殊性是指故事内容要能够反映中国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在奋斗圆梦过程中的特殊角色、特殊地位和特殊贡献。

5.思想性是指故事内容要有思想教育价值和社会启示意义,具体包括价值性、道义性和教育性。

价值性是指故事所表达的价值观能被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且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多元价值观下最大程度的价值共享;道义性是指故事必须遵循人类基本的道义原则,具有道德规训的力量和道义感召力,以道义性赢得世界、赢得人民;教育性是指故事具有思想教育价值,要能够启迪民智、启发人心。

6.创新性是指故事内容要善于用区别与西方的中国逻辑对中国形象做出主体性、日常性的故事设计,要善于运用旧元素的新组合去创新中国概念,凝练中国话语,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具体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内容创新是指故事的选题要新颖、角度要独特,故事话语要接地气,具有人情味,便于记忆,易于传播,能够彰显中国语言文字魅力;形式创新是指故事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漫、游戏等多媒介产品形式,实现“一个声音,多种表达”。故事还要具有交互性,要注重利用新媒体表达方式,如网页、移动端H5、抖音、微信小程序等。

7.艺术性是指故事内容在艺术处理、艺术表现方面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具体包括形象性、戏剧性和生动性。

形象性是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要鲜明具体,具有标识性;戏剧性是指故事情节具有冲突性或激动人心的特征,能够达到戏剧效果;生动性是指故事的叙述方式生动明朗、活泼有趣。

8.对外性是指故事要能适应境内外传播格局的新变化,适应境外受众的接受习惯,符合分众传播、定向传播、对外传播的要求,具体包括主题适合性、议题关切性、情感共鸣性。

主题适合性是指故事的主题要适合对外传播,不涉及文化冲突和文化禁忌;议题关切性是指故事讲述的议题是国外受众最为关注的、最感兴趣的重要中国议题;情感共鸣性是指故事能体现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受众在情感的体验、想象、享受中自觉地接受故事的叙述,引发国内外受众的情感共鸣。

9.叙事性是指故事要善于运用一些叙事手法将事件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具体包括文字叙事、图画叙事和视听叙事。

文字叙事是以文字作为载体,通过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叙事,要求语言精彩、主题鲜明、表达生动、情节感人;图画叙事是指内容以图画为主要叙述方式,要求意境高远、构思巧妙、色彩丰富、图文匹配;视听叙事是指以动态的画面、声音等为主要叙述方式,要求画面冲击力强,同时兼具解说生动性、剪辑专业性和音效烘托性。

10.IP性是指故事内容具有市场开发的潜质,能让好故事成为一个好IP,可进行品牌化运营和长期传播,具体包括原创性、知识产权性和商业价值。

原创性是指故事的核心观点、主要情节内容、大部分章节都由作者自己独立思考而产生,表现为人物形象原创、事件原创或情节原创;知识产权性是指故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无版权纠纷;商业价值指的是故事作品能转化为故事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和交易的经济价值。

四、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与赋权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只是给出了该指标体系的“指标可能全集”,而不是“充分必要的指标集合”。为了对以上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化处理,还需要进行内容检测和结构优化。为此,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央媒体海外传播力报告》,选取海外传播力前五名的媒体报道过的故事。时间范围界定在2013年-2018年,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伟大倡议之后至今,基于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故事线索来源,进行故事类型分类,从第一次收集的520个好故事中逐个筛选,再到288个、233个、208个……经过几轮筛选修改后最终确定了 114个中国好故事新闻线索,并撰写了《中国好故事100母题样本》,主要包括治国理政篇、新时代篇、奋斗圆梦篇、和平发展篇和文化交流篇五个部分。

这些中国好故事母题样本都是基于真实可信的新闻故事改编而成,在写作时遵循故事的创作规律,都包括了由语境(Context)、行动(Action)、结果(Result)三要素构成的完整故事结构,具体内容如下表:

撰写中国好故事母题样本,意在从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入手,进一步测验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故事解释和话语转义功能,检测其在整体上和每一单个评价指标上的科学性,进一步筛选和确定中国好故事的三级指标。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取定性赋权的方法,对评价指标的价值水平、质量高低、状态好坏等进行权重赋值,每项一级指标权重均为10分,共计100分。在10个一级指标中,又分为基础权数指标和扩展权数指标,其中“真实性”和“IP性”是一个基础权数指标,具有否定性和决定性,即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则其他指标皆为零分。其他8个一级指标都是扩展权数指标,属平均数指标,权重均为10分。本指标体系权重赋值方式采取目前普遍使用的定性赋权,能够反映决策者意图,反映指标本身的重要性程度。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后续还需运用科学评价方法,对评价值进行“深加工”,增强权重赋值的客观性,并根据情境变化做动态调整。

总之,建立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内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也是对外国际传播领域的一项时效性、战略性工作,更是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步骤。制定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加强故事创作团队的自我管理、故事评审团队的专家管理、政府管理机构的组织管理。通过建立和加强三方管理评审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好故事的作品质量,提高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好故事是承载了中国人民关于世界经验的好故事,是具有国际性的、跨历史的、跨文化的好故事,是具有全人类的共同性和理解普遍性的好故事。正如美国思想史家海登·怀特所言,“我们或许不能完全领会另一种文化的特定思想模式,但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故事,无论这种文化显得多么奇异”。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在讲什么和怎么讲之间建立一个共享的“意义地带”和“情绪空间”,能够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激活全民参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让对外传播的每一个中国故事都种在人类灵魂的深处。

(本文系陈先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JZD038),也是中国外文局委托的重大课题《中国好故事评价标准体系暨母题数据库》的部分成果。已经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7期)

注释: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

2.陈先红.讲好中国故事:五维元叙事传播战略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18日02版

3.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0

4. 谭震.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中央媒体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2016)》 对外传播2016,12

5.(美)保罗.史密斯.故事的魅力:优秀领导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尹鹏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6.Hayden White,The Content of the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1987,p.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ood Stories In China.

Chenxianhong Yu yuyu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contents, test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dicators, weight assignment of the Chinese good sto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Which focuses on selecting stories, writing stories, telling stories, and constructs 10 first-level indicators. 25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60 third-level indicators, for a total of 95 indicators.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ese good story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lling the Chinese story。This index system will help to further enhance the quality of good Chinese stories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targeted and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good Chinese voice.